近一段时间,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万亩梯田油菜花竞相绽放,绵延起伏的金黄花海与层叠梯田交相辉映,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巨幅油画。以“潮涌达州·春满通川”为主题的2025年金石梯田万亩油菜花海春游季活动近日在此盛大启幕,吸引达州及周边逾万名游客慕名而至。这场集农业观光、文化体验、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盛会,正以“花海经济”为笔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作为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景观带,金石镇依托独特的地形优势,今年连片种植油菜15000余亩,形成“山间梯田镶金带,沟壑花海织锦绣”的壮美景象。站在高兴村佛爷梁观景台俯瞰,金黄的花海与青翠的山峦、蜿蜒的步道构成一幅立体生态画卷,景色美不胜收。
“我每年都会来金石看梯田,冬水田景观、秋收景观、梯田雪景都很漂亮。”游客王先生说,“今年的油菜花海更具感官效果,柳绿桃红、鸟语花香,当地还特别为游客设置了风车墙、彩气球、打卡墙等打卡点位,还有佤族非遗表演、农耕文化微演出等,既有特色景观,又有文化味道。”
“今年花海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,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同比增长2倍。”金石镇党委书记周锐华介绍,该镇通过“政府规划+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统种+农户管护”模式,既保障粮油生产,又实现景观增值,每亩梯田综合收益达到2800元,其中陈家坪梯田收益突破3500元每亩。
依托“万亩油菜花海”流量效应,金石镇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20余家农业企业,推出“产业园区开放日”活动,构建“春赏花、夏摘果、秋收粮、冬品鲜”的全季产业链。500亩蜂糖李产业园、500亩车厘子产业园、1200亩四季果园、2000亩猕猴桃产业园等特色产业矩阵亮点纷呈。
“金石镇辖区现有市区级产业园区4个,规模以上种养殖园区42家,现在达到了月月有鲜果的供给链,特别是蜂糖李、车厘子等特色产业备受关注。”金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在伦说,“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大棚管护、物联网监测、冷链物流、电商直播等,将逐步实现种、管、摘、售一条龙调控,给市民朋友带来更好的体验。”
各村党组织书记也纷纷化身“带货主播”,通过“线下展销+云端订购”双渠道推广菜籽油、土蜂蜜、葛根粉等特色农产品。活动开始仅3天,菜籽油预售订单就达300多单,蜂糖李、车厘子、猕猴桃等预售订单突破3000单,带动农产品销售额逾20万元。
春游季期间,金石镇创新推出“花田+”系列消费场景,将传统农业与新兴业态深度融合。在花海核心区打造“梯田美食长廊”,推出花田火锅、花田煮茶、自助烧烤等特色花田餐饮,为游客呈上美食盛宴。在云顶野生动物园开设“自然课堂”,开展鸟类观测、昆虫标本制作等活动,积极推动生态研学。现场扎风筝、做风车,体验揣糍粑、磨豆浆等,划定区域让游客自由挖折耳根、清明菜、野葱等,把农作坊搬到了田间现场,展销竹编、网兜等,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创经济延伸。
“我们提供20个免费摊位给脱贫户,销售土鸡蛋、红薯粉、山野菜等产品。”金石镇镇长庞飞表示,活动采取“政府搭台、业主唱戏、群众受益”的运营机制,同时吸纳周边50余名村民参与服务保障,人均每天能挣到劳务收入80元。
周锐华说,金石镇梯田万亩油菜花海春游季活动凸显三大示范效应:一是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,通过“粮油种植+景观营造”双轨并行,实现农业产值与旅游收入叠加增长;二是产业链条延伸,以花海引流带动特色农产品溢价,培育“种植—加工—文旅”三产融合生态圈;三是利益联结创新,建立“企业+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+农户”利益共享机制,让农民成为产业链的最大受益者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)